餐飲供應增速明顯,山葵說打造全鏈路供應體系
2025-02-28 16:52 互聯網
2023年中國餐飲連鎖化率達21%的行業背景下,供應鏈管理已成為品牌發展的核心命題。作為連接原料采購、生產加工、冷鏈物流與終端銷售的中樞系統,現代餐飲供應鏈既要保障食材質量穩定與標準化輸出,更要支撐品牌的規模化發展需求。
紅餐大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餐飲供應鏈市場規模突破2.39萬億元,年增速達18.9%,預計2026年將跨越3.1萬億門檻,在餐飲品牌越來越重視供應鏈的當下,新銳烤肉品牌“山葵說”的供應鏈建設引發了關注。
嚴選源頭,供應鏈的“高標準”邏輯
作為以“山葵”為核心特色的餐飲品牌,山葵說從原料源頭便確立了嚴苛標準。為保證鮮山葵的供應,山葵說在云南保山建設有山葵專供基地,直采率達100%,確保每一份山葵保持鮮辣本味;肉類供應鏈則建立自身上、中游供應體系,要求供應商必須同時滿足供貨穩定性、冷鏈覆蓋度、檢測專業性三重標準。

“在供應商的選擇上,我們要求供應商必須保證供貨能力的穩定性、擁有配套的物流配送體系和完整的售后支持。”山葵說負責人針對供應管理的相關問題回復到,“此外,我們要求供應商擁有完善的食品采購、儲存、加工管理制度,并具備專業檢測能力,提供相應的衛生與檢疫報告。到達門店的食材從外觀形態、色澤質地,到微生物指標等,全方位、無死角地確保符合甚至超越行業通行標準。”
“同時,我們拒絕‘差不多’的供應商。除以上要求之外,我們還要求肉類合作方必須擁有HACCP認證及全程溫控運輸能力,這是保障肉質安全和穩定供給的基礎。”
主動出擊,上游供應全鏈路監管
隨著餐飲品牌連鎖化步伐加快,品牌規模化程度日益提升。不同于被動依賴供應商的傳統模式,山葵說始終以“供應鏈管理主動者”的姿態推動體系升級。
在供應鏈供貨一體化方面,山葵說建立了完整的食材追蹤機制,并完成了供應鏈側的信息化升級。通過信息與資源共享,品牌實現了門店訂貨、工廠加工、總部配送協同的一體化操作,確保食材從源頭到餐桌有溯可追,并不定期考察供應企業的工廠與供應鏈,確保供應企業的質量與衛生達標。另外,山葵說實施督導巡店制度,從后廚到前廳,監督下游門店,確保新鮮食材能夠送達消費者餐桌。

這一系列的主動監管措施,不僅強化了上游供應鏈的透明度和穩定性,還極大地提升了顧客的就餐體驗與品牌信任度。在快節奏的餐飲市場中,把握供應鏈的每一個細節,才能在保證品質的同時,高效響應市場需求變化。
優化升級,打造更標準供應體系
面對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和消費者偏好,山葵說堅持將創新作為供應鏈優化的核心驅動力。通過引入新技術、新方法,不斷優化供應鏈管理流程,提升智能化水平。同時,建立反饋機制,及時收集門店和消費者的意見,根據市場反饋進行供應鏈的快速迭代,確保供應體系始終與品牌發展保持同步,滿足消費者的多元化需求。

“我們深知,構建一個標準化、高效率的供應體系是實現品牌長遠發展的關鍵。”山葵說負責人在談到供應鏈未來規劃時說。“所以,我們的目標是實現量變到質變的跨越,通過精細化管理和不斷創新,讓山葵說的品牌形象深入人心,成為行業內的標桿。期望通過這一系列舉措,實現從傳統供應鏈模式向現代化、智能化供應鏈體系的轉型,為品牌的長遠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也為消費者帶來更加健康、美味、便捷的用餐體驗。”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