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為對上市公司基本面的把握主要有兩個大的方面,一是是否為科技含量高的上市公司,二是是否是流通盤較小的上市公司。只有這兩類兼而有之的股票,才會在相當的一段時間內最具投資價值,換句話說,是投資者投資收益最大化的根本與保證,這也是我們一直提倡的證券投資的首選。
以上是做基本分析功課的主要內容,都是從基本面分析入手選股的關鍵。做好了這門功課再進“考場”,也就是股市買賣的實戰操作,不說是成功的大半,至少也是成功的一半。功夫在盤外。如同專業演員一樣,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要想獲利賺錢就要付出一點辛苦,投入和產出通常是成正比的,畢竟炒股比其它各行各業要省勁得多。有些投資者沒有把多數精力放在基本分析這一必修課上,而熱衷于聽股評、打探消息一類的更“省事”的事兒上。殊不知事是省了,錢可賠了。還有那眾說紛紜,莫衷一是的股評,都是個人的主觀看法,代替了不客觀實際。另外,這種主觀性的東西還體現在,比如他還空著倉呢,怎么“宣”多,而如若是大滿倉,怎么“宣”空,一是不情愿,二是還滿懷信心呢,他自個兒看好后市才滿的倉。
不過不要以為好多股評是莊家的喉舌,那是幾年前市場小的時候的事兒,幾個券商就能呼風喚雨,寥寥無幾的幾片鼓簧之舌就能推波助瀾,莊家瀟灑自如地就能表演天女散花,散戶輕而易舉地就能情愿自投羅網,F在,這么老多股票,這么多大小莊家,這么多你方唱罷我登場的股評!靶绷藘r值又何在?能起多大作用?所以除了極個別與莊有勾搭的,其實多數評錯的人在多數錯評的“勢”中也是因為多數是看“走”了眼。
(南方財富網www.mmokap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