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中報、年報炒短線
每到中報、年報公布高峰,大盤高位徘徊,上下兩難,個股熱點切換頻繁,給短線炒作帶來了相當的難度。但有心人不難發現,圍繞中報、年報報出臺前后公司基本面的變化,仍有許多獲利機會可尋,比較明顯的有:
一、摘、換帽機會。
有一些PT股、ST股,由于年報前已進行了大規模資產重組或采取了強有力的經營舉措,公司的經營狀況發生了根本性變化,業績由虧轉盈。管理層為了縮小日益壯大的ST、PT隊伍,年報出臺后便立即摘帽、換帽。被摘了帽、換了帽的上市公司揚眉吐氣,而早已重倉持有該股的主力機構炒作熱情也得到了極大的激發,摘、換帽一族便成了近期股市一道亮麗風景。 二、戴帽機會。
有些股票所處行業較差,自身經營狀況惡劣,靠自身條件走出困境無望,唯有重組。加上總股本、流通盤均不大,于是便成了一個極好的殼。公司年報出臺之后,被ST、PT,重組的壓力加大,重組進程可能加快,于是具備了較大的想像空間。因此,它們未被ST之前不漲,但一旦年報出臺,因業績差被ST之后,卻可能漲勢強勁。如昆明機床,4月13日被ST,僅過了2個交易日,4月18日便封上漲停板。
三、扭虧機會。
一些1998年的虧損股,由于在去年會計年度前將劣質資產剝離,同時注入了大量優質資產,經營狀況得以改善,去年業績大幅增長,有的一舉扭虧為盈。如中國高科,1998年每股收益為-0.29元,去年每股收益0.023元,年報一出,股價連續跳空向上。云南馬龍1998年每股收益-0.52元,去年每股收益達到0.146元,年報公布后連拉漲停。
四、績平變績優機會。
本來是一家業績平平的上市公司,年報公布后業績大增,成了績優股,丑小鴨變成了白天鵝。如閩福發,1998年每股收益0.003元,而去年每股收益0.519元,業績增長驚人,年報出臺后漲勢強勁。
只要密切關注中報、年報,抓住上述四類機會,果斷介入,短線進出,每次掙它個10%-20%當不在話下。
(南方財富網www.mmokap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