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399"></address>

          <address id="xl399"><address id="xl399"><listing id="xl399"></listing></address></address><address id="xl399"></address>

          <address id="xl399"><form id="xl399"><th id="xl399"></th></form></address>

          <noframes id="xl399"><form id="xl399"></form>
          <address id="xl399"></address>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微信關注
            官方微信號:南方財富網
            加關注獲取每日精選資訊
            搜公眾號“南方財富網”即可,歡迎加入!
            廣告服務聯系我們網站地圖

            買銀行理財被騙8個億 我們怎么做才能避坑?

            2019-06-03 13:58 新浪財經-自媒體綜合

              來源:小司聊理財

              最近,有家銀行買理財被騙了。

              就是前不久,重慶渝北區人民法院披露的一起刑事判決書顯示,浙商銀行購買到了價值共8億元的假理財產品。

              神奇的是,浙商銀行一直沒有發現這份理財產品有問題,直到銀監會來總行檢查,才發現購買的理財是“三無”產品,無備案、無編號、無真實投向。

              這個新聞一出,很多投資者開始害怕,銀行都能被騙,理財是不是就不能買了?

              當然不是了,有理財需求的投資者還是可以買的,但是有些問題一定要注意一下。

              不要輕信宣傳

              最近小司也在跟一些銀行合作,發現銀行對于產品宣傳是非常嚴格的,對我們有相關產品的文章都要仔細審核。

              但是每個行業都有素質不同的從業人員,如果你單獨跟某個工作人員接觸,保不齊他就會跟你說一些不靠譜的事,承諾一些沒邊兒的條件。

              比如說最常見的就是說“我們這個產品可以保本保收益”。

              但實際上,《資管新規》出臺后,銀行理財打破剛性兌付,保本理財徹底不存在,而且新規中規定理財子公司可以發行分級基金,可以直接投資股市,這些都帶來了更高的風險。

              謹慎起見,這些人的意見作為參考——包括小司的話,你也可以僅做參考。

              最根本的,最安全的,就是自己去看看合同。

              理財合同看什么?

              有朋友可能會說,理財合同那么長,實在看不下去。

              這里小司跟大家說幾個容易鬧誤會的點,大家可以特別關注一下。

              (1)看底層資產

              理財產品經常會被包裝得眼花繚亂,名字千奇百怪都有:XX寶,XX贏,XX白金計劃,XX財富計劃……

              但是,我們必須扒開這些包裝后,去看最核心的那個底層資產,這才是你真正買的東西。

              說白了,銀行收了你的錢之后,是投到了什么地方,才能幫你賺到這些收益呢?

              比如你看到這個產品的錢,實際是去購買一些金融資產,比如像債券,還是同行拆借,或者其他貨幣類產品,這些都是比較穩定的。

              但如果是借貸給某個快要倒閉的企業,或者投給加水就能跑的車,你還會繼續買這個產品嗎?

              底層資產,或者叫資金流向、投資標的、資產構成、資產結構等等,這個在一份正規的合同里一定會寫清楚。

              如果在網上買的銀行理財,也一定能在產品詳情、投資詳情之類的板塊中查到。

              如果查不到,最好三思。
              

            日韩免费高清视频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