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399"></address>

          <address id="xl399"><address id="xl399"><listing id="xl399"></listing></address></address><address id="xl399"></address>

          <address id="xl399"><form id="xl399"><th id="xl399"></th></form></address>

          <noframes id="xl399"><form id="xl399"></form>
          <address id="xl399"></address>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微信關注
            官方微信號:南方財富網
            加關注獲取每日精選資訊
            搜公眾號“南方財富網”即可,歡迎加入!
            廣告服務聯系我們網站地圖

            節日專享銀行理財變冷清 國慶節 有哪些該怎么購買?

            2018-09-30 14:12 融360

              今年國慶節專屬理財產品有哪些?值得購買嗎?

              每逢節日必有“羊毛”的銀行理財產品,在剛剛過去的中秋節表現得并不給力。很多希望借勢中秋坐享高收益的投資人失望了,因為中秋專供理財產品發行數量少,收益也并無太多驚喜可言。

              “中秋特別款”收益無驚喜,節日專供不給力

              融360小編觀察了包括五大行在內的多家銀行在中秋期間的理財產品發售情況,發現五大行很少推出中秋專屬理財產品,農行推出“金鑰匙·安心得利”中秋專享理財產品,預期年化收益率為3.65%;股份制銀行中,興業銀行(601166,股吧)、南京銀行(601009,股吧)、平安銀行(000001,股吧)等部分銀行發行了“中秋特別款”理財產品,收益徘徊于4%左右。

              與去年中秋專供理財產品一度沖5%的收益率相比,眼下銀行的促銷熱情非常有限。中秋專供銀行理財產品收益低,數量少,節日專供銀行理財為何沒落?融360小編認為,這與今年以來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整體下跌、規模增速放緩的大背景有關。

              銀行節日發福利:“割肉”讓利投資人

              銀行為什么要在節日發“福利”?這與淘寶京東、超市商場的優惠活動是一個道理,都是為了吸引投資人把錢放進銀行。融360小編要說明一點:吸引投資人購買銀行理財產品,和吸引投資人把錢存為銀行儲蓄,對銀行的意義不同。

              銀行大力吸收存款是為了存貸比。長期以來,存貸比決定銀行必須追求存款,因為多吸款才能多借出,多借出才能多賺錢。

              不過,銀行自行發售的理財產品不會體現在資產負債表內,也不涉及存貸比,只是作為銀行營收手段,一方面為銀行帶來實際收入,另一方面也為業績增色。為此,銀行會將原本收歸自己所有的部分收益讓利給投資人,這才有了節假日銀行理財產品的高息福利。

              從近期公布的2016年銀行年中報看來,銀行利潤增長困難、不良貸款增加,日子并不好過,今年中秋發不出福利也不難理解。
              

            日韩免费高清视频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