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5月16日,科創板小米概念股票有敏芯股份、珠海冠宇、虹軟科技、帝奧微、和林微納、泛亞微透、芯?萍、昀冢科技、希荻微、方邦股份等36家。以下是《南方財富網概念查詢工具》為您整理的科創板小米概念股票的詳細介紹。
1、敏芯股份(688286)
公司從事MEMS傳感器研發與銷售。
敏芯股份發布2024年第三季度財報,實現營業收入1.31億元,同比增長26.75%,歸母凈利潤-1293.42萬,同比55.2%;每股收益為-0.23元。北京時間5月16日,敏芯股份開盤報價70.16元,收盤于75.260元,相比上一個交易日的收盤漲6.3%報70.8元。當日最高價76.3元,最低達69.73元,成交量266.21萬手,總市值42.14億元。
2、珠海冠宇(688772)
公司業務有消費類聚合物軟包鋰離子電池。
珠海冠宇發布2024年第三季度財報,實現營業收入31.7億元,同比增長3.39%,歸母凈利潤1.66億,同比11.43%;每股收益為0.15元。5月16日收盤消息,珠海冠宇3日內股價上漲2.98%,最新報14.100元,成交額4億元。
3、虹軟科技(688088)
公司業務有視覺人工智能技術。
虹軟科技發布2024年第三季度財報,實現營業收入1.93億元,同比增長18.54%,歸母凈利潤2683.18萬,同比-15.14%;每股收益為0.07元。5月16日收盤消息,虹軟科技今年來漲幅上漲15.44%,最新報45.600元,成交額2.71億元。
4、帝奧微(688381)
公司主營業務為微型精密電子零部件和元器件的研發、設計、生產和銷售。
財報顯示, 2024年第三季度,公司營業收入1.44億元;歸屬上市股東的凈利潤為-843.44萬元;全面攤薄凈資產收益 -0.29%;毛利率42.6%,每股收益-0.04元。5月16日,帝奧微(688381)今日開盤報21.78元,收盤價為22.270元,漲2.44%,日換手率為3.27%,成交額為1.34億元,近5日該股累計下跌2.96%。
5、和林微納(688661)
公司主要從事微觀多孔材料及其改性衍生產品、密封件、擋水膜的研發、生產及銷售。
財報顯示, 2024年第三季度,公司營業收入1.44億元;歸屬上市股東的凈利潤為-345.9萬元;全面攤薄凈資產收益 -0.29%;毛利率20.5%,每股收益-0.03元。5月16日和林微納3日內股價下跌1.4%,截至下午3點收盤,該股報44.230元漲1.27%,成交1.77億元,換手率3.39%。
6、泛亞微透(688386)
公司業務有芯片產品的研發、設計與銷售。
泛亞微透發布2024年第三季度財報,實現營業收入1.26億元,同比增長12.08%,歸母凈利潤2394.62萬,同比27.31%;每股收益為0.34元。5月16日,泛亞微透開盤報53.36元,截至15點,該股漲1.52%,報價為54.620元,當日最高價為55.55元。換手率3.3%,市盈率為38.47,7日內股價上漲2.2%。
7、芯?萍迹688595)
公司主要從事專業研發、生產和銷售攝像頭光學模組CCM和音圈馬達VCM中的精密電子零部件。
芯海科技發布2024年第三季度財報,實現營業收入1.64億元,同比增長30.28%,歸母凈利潤-5816.25萬,同比-223.2%;每股收益為-0.41元。5月16日收盤消息,芯?萍5日內股價下跌2.1%,截至下午3點收盤,該股報41.030元,漲1.31%,總市值為58.44億元。
8、昀?萍迹688260)
公司業務有高端電子材料。
昀?萍及l布2024年第三季度財報,實現營業收入1.15億元,同比增長-19.2%,歸母凈利潤-5216.85萬,同比-232.24%;每股收益為-0.43元。5月16日15時,昀冢科技(688260)出現異動,股價漲1.16%。截至發稿,該股報價14.790元,換手率2.89%,成交額5111.64萬元,流通市值為17.75億元。
9、希荻微(688173)
公司主要從事電源管理集成電路的研發和銷售。
財報顯示, 2024年第三季度,公司營業收入1.15億元;歸屬上市股東的凈利潤為-7791.97萬元;全面攤薄凈資產收益 -4.79%;毛利率31.13%,每股收益-0.19元。5月8日消息,15點希荻微報12.210元,較前一交易日跌0.85%。當日該股換手率1.53%,成交量達到了368.28萬手,成交額總計為4517.94萬元。
10、方邦股份(688020)
公司從事集成電路設計。
方邦股份發布2024年第三季度財報,實現營業收入9306.81萬元,同比增長-4.64%,歸母凈利潤-1767.14萬,同比-99.63%;每股收益為-0.22元。5月16日收盤最新消息,方邦股份7日內股價下跌0.74%,截至15點,該股漲1.47%報33.680元 。
本文選取數據僅作為參考,并不能全面、準確地反映任何一家企業的未來,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