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財富網統計顯示,3月21日快遞概念股,平均下跌1.31%,3月21日股價上漲的有7只,漲幅居前的有三羊馬、飛馬國際、佛塑科技、悅達投資、鐵龍物流等。股價下跌的有35只,跌幅居前的有百洋醫藥、井松智能、方大新材、ST易購、怡亞通。南方財富網概念查詢工具為您整理快遞概念龍頭股的相關信息。
本文內容導航
一、快遞概念龍頭股有哪些
1、圓通速遞:龍頭
公司業務有快遞物流運營商。3月21日15時收盤截止,圓通速遞(股票代碼:600233)的股價報13.900元,較上一個交易日漲0.07%。當日換手率為0.89%,成交量達到3076.27萬手,成交額總計為4.32億元。
2、申通快遞:龍頭
公司主營業務為快遞業務。申通快遞(002468)3月21日開報12.25元,截至收盤,全日成交2.42億元,換手率達1.3%。
3、德邦股份:龍頭
公司主營業務為快遞服務。德邦股份(603056)跌0.27%,報15.050元,成交額9319.44萬元,換手率0.6%,振幅跌0.27%。
4、順豐控股:龍頭
公司主營業務為快遞物流。3月21日,順豐控股開盤報43元,截至15時,該股跌0.72%,報價為42.730元,當日最高價為43.48元。換手率0.33%,市盈率為25.14,7日內股價下跌2.15%。
二、快遞概念龍頭股簡要分析
1、圓通速遞:龍頭
2022年第二季度圓通速遞公司主營為國內時效產品、貨代服務、航空業務等,收入為205.27億元、22.6億元、8.24億元,占比為81.89%%、9.02%%、3.29%%。
財報顯示, 2024年第三季度,公司營業收入168.05億元;歸屬上市股東的凈利潤為9.43億元;全面攤薄凈資產收益 3.13%;毛利率8.41%,每股收益0.27元。
2、申通快遞:龍頭
2022年第二季度申通快遞公司主營為快遞服務、物料銷售等,收入為145.57億元、4440.78萬元,占比為97.31%%、0.3%%。
財報顯示, 2024年第三季度,公司營業收入119.22億元;歸屬上市股東的凈利潤為2.15億元;全面攤薄凈資產收益 2.32%;毛利率5.44%,每股收益0.14元。
3、德邦股份:龍頭
2021年第四季度德邦股份公司主營為快遞、快運等,收入為197.33億元、106.78億元,占比為62.93%%、34.05%%。
財報顯示, 2024年第三季度,公司營業收入98.5億元;歸屬上市股東的凈利潤為1.84億元;全面攤薄凈資產收益 2.31%;毛利率7.42%,每股收益0.18元。
4、順豐控股:龍頭
2022年第四季度順豐控股公司主營為時效快遞、供應鏈及國際、快運等,收入為1056.97億元、878.66億元、279.17億元,占比為39.51%%、32.85%%、10.44%%。
順豐控股發布2024年第三季度財報,實現營業收入724.51億元,同比增長12.07%,歸母凈利潤28.1億,同比34.59%;每股收益為0.59元。
三、快遞概念股還有哪些股票
1、三羊馬(001317):公司從事第三方物流。3月21日15點收盤,三羊馬(001317)漲3.04%,報33.510元,5日內股價上漲7.34%,成交量602.46萬手,市盈率為134.04倍。
2、飛馬國際(002210):公司業務有供應鏈管理服務。3月21日,飛馬國際(002210)5日內股價上漲7%,今年來漲幅下跌-3.5%,漲2.39%,最新報2.570元/股。
3、佛塑科技(000973):公司主營業務為高分子功能薄膜的生產與銷售。根據數據顯示,佛塑科技股票在3月21日下午三點收盤漲2.16%,報價為7.080元。當日成交額達到3.09億元,換手率4.58%,總市值為68.49億元。
4、悅達投資(600805):公司從事綜合業務。3月21日消息,悅達投資截至下午三點收盤,該股報4.800元,漲0.63%,3日內股價上漲0.83%,總市值為40.84億元。
5、鐵龍物流(600125):公司從事鐵路特種集裝箱業務。截止下午三點收盤,鐵龍物流報5.750元,漲0.52%,總市值75.07億元。
6、建發股份(600153):公司從事供應鏈運營業務和房地產開發業務。截至發稿,建發股份(600153)漲0.39%,報10.230元,成交額1.47億元,換手率0.5%,振幅漲0.39%。
7、中國外運(601598):公司主要從事物流運輸。3月21日,中國外運開盤報價5.08元,收盤于5.080元。當日最高價為5.15元,最低達5.07元,成交量2470.56萬手,總市值為370.55億元。
8、新寧物流(300013):公司從事電子信息產業綜合物流服務、衛星導航定位運營服務。3月21日收盤消息,ST新寧最新報價3.660元,跌0.27%,3日內股價上漲1.37%;今年來漲幅上漲5.19%,市盈率為-10.46。
本文選取數據僅作為參考,并不能全面、準確地反映任何一家企業的未來,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