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財富網統計顯示,電氣概念股,平均下跌0.11%,股價上漲的有23只,漲幅居前的有ST惠程、東方電子、銀星能源、杭電股份、國電南自等。股價下跌的有32只,跌幅居前的有能科科技、禾望電氣、新宏泰、寶勝股份、威爾泰。概念查詢工具為您整理電氣龍頭股的相關信息。
本文內容導航
一、電氣龍頭股有哪些
1、金風科技:龍頭股
公司主營業務為風機及零部件銷售。3月19日金風科技消息,7日內股價上漲2.79%,該股最新報9.310元漲0.32%,成交總金額4.71億元,市值為393.35億元。
2、東方電纜:龍頭股
公司從事電線電纜。3月19日消息,東方電纜開盤報48.4元,截至15點,該股漲0.19%,報48.490元。當前市值333.47億。
3、國電南瑞:龍頭股
公司從事電網自動化及工業控制等。國電南瑞截至15時收盤,該股跌0.31%,股價報22.350元,換手率0.37%,成交量2936.38萬手,總市值1795.17億。
4、陽光電源:龍頭股
公司主營業務為光伏逆變器、風能變流器等。
二、電氣龍頭股簡要分析
1、金風科技:龍頭股
2022年第四季度金風科技公司主營為MSPM、GW3S/4S、風電場開發等,收入為154.47億元、101.06億元、69.1億元,占比為33.26%%、21.76%%、14.88%%。
金風科技發布2024年第三季度財報,實現營業收入156.37億元,同比增長51.55%,歸母凈利潤4.05億,同比4195.25%;每股收益為0.09元。
2、東方電纜:龍頭股
2022年第四季度東方電纜公司主營為陸纜系統、海纜系統、海洋工程等,收入為39.77億元、22.4億元、7.88億元,占比為56.74%%、31.96%%、11.24%%。
東方電纜發布2024年第三季度財報,實現營業收入26.31億元,同比增長58.34%,歸母凈利潤2.88億,同比40.28%;每股收益為0.42元。
3、國電南瑞:龍頭股
2022年第二季度國電南瑞公司主營為電網自動化及工業控制、繼電保護及柔性輸電、電力自動化信息通信等,收入為84.21億元、29.57億元、27.68億元,占比為51.59%%、18.12%%、16.96%%。
財報顯示,2024年第三季度,公司營業收入121.99億元;歸屬上市股東的凈利潤為17.64億元;全面攤薄凈資產收益3.85%;毛利率29.63%,每股收益0.22元。
4、陽光電源:龍頭股
2022年第二季度陽光電源公司主營為光伏逆變器等電力轉換設備、電站投資開發、儲能系統等,收入為59.33億元、28.77億元、23.86億元,占比為48.31%%、23.42%%、19.42%%。
財報顯示,2024年第三季度,公司營業收入189.26億元;歸屬上市股東的凈利潤為26.4億元;全面攤薄凈資產收益8.05%;毛利率29.52%,每股收益1.27元。
三、電氣概念股還有哪些股票
1、惠程科技(002168):公司從事電氣業務、投資業務和游戲業務。截止15時,ST惠程報2.430元,漲5.19%,總市值19.06億元。
2、東方電子(000682):公司主營業務為能源管理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3月19日消息,東方電子資金凈流出117.08萬元,超大單資金凈流入12.6萬元,最新報10.240元,換手率4.72%,成交總金額6.42億元。
3、銀星能源(000862):公司主要從事新能源發電和新能源裝備制造業務。銀星能源3月19日消息,今日該股開盤報價5.13元,收盤于5.330元。5日內股價上漲4.69%,成交額2.2億元。
4、杭電股份(603618):公司業務有電力電纜與光通信兩大業務板塊。3月19日,杭電股份(603618)15點報8.340元,當日最低達7.79元,成交額6.66億元,5日內股價下跌11.03%。
5、國電南自(600268):公司業務有電網自動、發電及工業過程自動化、軌道交通及基礎設施、信息與安全技術。3月19日,國電南自收盤漲3.34%,報于7.740。當日最高價為7.93元,最低達7.41元,成交量3220.97萬手,總市值為78.65億元。
6、保變電氣(600550):公司主要從事大型電力變壓器及配件的制造與銷售。3月18日收盤最新消息,保變電氣7日內股價上漲3.47%,截至收盤,該股漲0.8%報7.770元。
7、中電電機(603988):公司主營業務為電動機、發電機、電機試驗站電源系統和開關試驗站電源系統的研發、生產和銷售。3月19日,中電電機(603988)15時股價報23.090元,漲1.72%,市值為54.31億元,換手率5.8%,當日成交額3.11億元。
8、佳電股份(000922):公司主營業務為特種電機產品。3月19日,佳電股份(000922)開盤報11.95元,截至15時,該股漲2.68%,報12.140元,3日內股價上漲0.99%,總市值為84.4億元。
本文選取數據僅作為參考,并不能全面、準確地反映任何一家企業的未來,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