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廣州領航移民創始人,移民公司需要保持敬畏之心和人文溫度
2025-05-16 17:39 互聯網
記者:近年來移民行業爭議頻發,部分機構因信息不透明、承諾過度引發信任危機。作為行業深耕者,領航國際如何構建差異化競爭力?
沈超(領航移民創始人):這個問題直擊行業本質。移民服務的核心不是“賣項目”,而是幫客戶管理人生重大決策的風險。領航從創立之初就確立了兩條原則:一是創始人必須是移民親歷者——我們團隊擁有海外永居身份,經歷過子女擇校、稅務規劃等真實挑戰;二是拒絕“模板化”服務,堅持“一人一策”。這種“過來人”基因,讓我們能跳出中介思維,真正從客戶家庭的長周期需求出發設計方案。
記者:您提到“長周期需求”,能否具體說明領航如何解決客戶的核心痛點?
沈總:移民不是拿到簽證就結束,而是新生活的起點。我們曾有位客戶通過香港優才計劃獲批后,因忽視續簽的居住要求,面臨身份失效風險。這促使我們研發了“三維評估模型”,將稅務合規、子女教育銜接、居住規劃等納入前期方案設計。比如在香港身份服務中,我們會同步對接大灣區國際學校資源,預判7年續簽周期的關鍵節點,這正是領航續簽成功率超行業均值40%的底層邏輯。
記者:面對各國政策波動,領航如何保障客戶的規劃安全性?
沈總:移民行業的風險往往源于信息不對稱。領航的雙軌機制形成了動態護城河:一方面,香港總部與海外移民局、律所建立直接溝通渠道,確保政策解讀零時差;另一方面,我們搭建了“三級風控體系”——國內顧問初篩鎖定客戶資質紅線,海外律師評估法律風險,最后由擁有10年以上經驗的專家終審。
記者:行業數據顯示,70%的新客戶來自老客戶推薦,領航如何贏得如此高的口碑黏性?
沈總:關鍵在于建立“確定性”。我們要求顧問在首次咨詢時必須告知三項內容:項目的最低法律門檻、平均審批周期、潛在風險點。辦理項目時,我們會明確告知客戶“移民局對原創性貢獻的審查趨勢”,而非簡單承諾“百分百獲批”。這種坦誠反而讓客戶更理性決策,也倒逼團隊不斷提升專業度——過去三年我們的整體獲批率高出行業35%,客戶自然愿意用信任投票。
記者:領航的愿景是“成為全球移民服務價值標桿”,下一步的戰略重點是什么?
沈總:我們將深化“生態化服務”,從單純的身份規劃延伸至跨境生活支持。依托粵港澳大灣區的地緣優勢,重點布局“香港身份+海外資產配置”的復合需求場景。未來,領航希望用五年時間,打造一個覆蓋100個國家、以專業能力和人文關懷為基石的全球化服務平臺,讓每個家庭都能自由擁抱更廣闊的世界。
【結語】
在這場對話中,“專業敬畏”與“人文溫度”始終貫穿領航國際的商業邏輯。從移民親歷者到行業革新者,這家以香港為起點、扎根大灣區的企業,正用體系化的服務能力和長期主義價值觀,重塑人們對移民行業的認知——在這里,每一個身份規劃的背后,都是對人生可能性的鄭重承諾。
廣告